福州

学生时代的吃

老饕侃吃

    喜欢吃,也喜欢看别人写吃,看的口水如泉涌;喜欢吃,也喜欢与他人聊吃,聊的肚子如擂鼓。现在工作了,可以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,以饱口福。想起读书的日子,最难忘的是中学时光,但最多的是想起了当时的吃。

    读中学时,回到父母身边,但基本上是住校。读初中时,学校的食堂不卖菜给学生,只为老师服务,除非与校长有关系。学生吃饭时想吃菜只有从家里带,一周回家一次,为了带的菜不坏,一般都是只带一两顿新鲜菜够吃星期一的,然后是一大瓶酱菜,为后几天准备。说来也怪,就这营养水平,学生们一个个还长的白白胖胖的。

    长时间没有油水,学生的食量大的惊人。我的饭量算中等,但早餐也要吃一大瓷缸(就那种,以前被评上劳动模范就发的奖品的那种大瓷缸,上面还会印上什么标兵或劳模的)稀饭外加两个北方大饼(长40厘米,宽20厘米)。但上两节课后,肚子就开始唱空城计。

    晚上下了自习,不可避免的肚饿。学校旁边唯一一家农户,在晚上会包些馄饨赚学生的钱。那个馄饨里只有黄豆大的一点肉,还是让好吃的学生蜂拥而去。夜间学校是不准学生出校门的,但这也难不倒我们,几个一群爬墙出去,买回一盅分着吃。有一次,回程爬墙到一半,被巡夜老师的电筒一照,吓的连滚带爬,回到宿舍馄饨只剩一个,已没心情吃了,送给下铺师妹,她倒吃的高兴。

    这种提心吊胆的购买方式经历了几次后,大家伙都觉的不是个办法,发明了煲粥来解馋。发明煲粥,许多人会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,但这的确是个新办法呢。学生没有炉子,想煮东西吃不大可能。于是,这个办法被发明创造出来了:吃晚饭时,洗净几把米倒入暖水瓶中,如是冬日,还可在里面加上碎腊肉丁,盖上瓶盖。下晚自习后,小心倒掉水瓶上半部的水,下面就是煲的糯糯的腊肉稀饭了。

    上高中,只能每月回一次家,不过学校有菜卖给学生,不用再从家里带酱菜了。学校食堂的大厨们好象不知油是什么东西,菜里很难瞧得见油花,只有用几小块肥肉熬的海带汤里能瞧得见。食堂的菜平常就两种——海带汤和烧豆腐,我吃了三年,毕业许久了一想起吃的这两样都还想吐,直到参加工作四五后我才能再接受吃豆腐。一直要到月底,食堂才会另做一个菜——粉蒸肉,一份五片肉,每片足有三分之一厘厚,能见瘦肉算运气好,而且还是数量有限,欲购从速。这种时候,学生去食堂的速度快的惊人。刚进校时,我还瞧不起这菜,那么肥如何下口,待两三个月后,我也加入了抢购的行列。因为做蒸肉米粉的老板是我的房东,我能准确的知道哪天学校卖粉蒸肉,到了那天,饭盒早就放在课桌里,下课直奔食堂不用先回寝室,我很少有落空的时候。

    通常这样的一个月下来,学生肚里的油水已被刮干,痨肠寡肚回家猛吃一顿好吃的,再到学校十人有九个拉肚子,肠胃已不适应菜里有油水了,想必和尚吃了肉也会生病拉肚子吧。记得一年中秋,半夜了房东发现还有一名学生没回寝室,怕出事找到学校里,发现他在那围着操场一圈圈的跑,说是嘴馋回家一口气吃了十个月饼(那时还没不兴做小月饼,全是那种五分厘大的),这会儿肚子胀的难受,口渴也不敢喝水,只有跑步来消化它。

    那样的日子已一去不返了,也让挑嘴的我,学会了吃萝卜白菜,小时候最讨厌吃的油菜头,现在是不带苦味反而觉的不香。时间改变了一切,但记忆却留下不变,哭哭笑笑的日子最让人怀念。今时吃着回锅肉,喝着排骨汤,嚼着时蔬,却再也不能体味那时的心情,人生也就是这么一步步的走过的吧。
找美食,上78!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