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

快收藏!最实用降火秘笈

美食杂谈

一到夏天,很多人总抱怨咽痛、牙痛、长痘痘,其实这些都是上火的表现。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“最实用降火秘笈”,救大家于水深火热之中,如果你觉得管用,就赶紧收藏起来吧!
   

    一、人体内烧着七把火
   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上火,脸上起痘,咽喉、牙龈肿痛,口舌生疮等,别看病不大,但这把“火”在身体里烧着,还真挺难受。因此,市场上各种打着“去火”概念的食品也应运而生。

    上火的原因非常复杂。中医的火有有好坏两种,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表示,对人有用的叫“少(shao)火”,俗语常说的“傻小子睡凉炕,全凭火力壮”就是这种火,它体现了人体新陈代谢的力量;对人有害的叫“壮火”,也就是病理之火,会消耗人体的能量,使人生病。人们平时说的“上火”多指后者,大概分为七种类型。

    生气容易上肝火。肝火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情志。上了肝火后,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压不住火、老想生气。对于这种人,老百姓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,叫“肝火旺”。有调查表明,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,尤其是老年女性,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更长。这和女性心思细腻、敏感,一旦愿望达不到,往往闷闷不乐有关。此外,外感火热之邪,也容易上肝火。比如春天,风热之邪容易侵犯肝脏,导致上火;夏天和冬天则分别有暑热和寒邪侵犯。

    上火的症状非常多,怎么判断哪种症状属于什么火呢?张国玺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:一般来说,目赤肿痛是肝火。具体来讲,肝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。由情绪引起的,一般偏虚火,主要症状是:舌苔少而红、头晕耳鸣,嗓子干却不太想喝水。实火的表现则是:面红目赤、口苦咽干,总想喝水。

    要想泻火,就要先根据症状,判断自己是上了哪种肝火。实火的上火时间比较长,要泻火,先得清肝,可以用决明子、麦冬泡水,或者去药店买点龙胆泻肝汤。虚火的上火时间比较短,可以吃甲鱼,边滋阴边降火。

    夏天容易上胃火。胃火属于脏腑之火中唯一的腑火,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:一是肝火犯胃。由情绪引起的火,容易造成肝胃不和,所以很多人一生气就胃疼。二是热邪犯胃。热得过度称为“邪”,这种上火在夏天,尤其是桑拿天更容易犯。三是吃得过于辛辣、湿热。像羊肉、狗肉等大鱼大肉吃多了就会产生湿热。

    对胃火的判断,主要是牙龈肿痛。此外,有了胃火,人反而吃得更多。《黄帝内经》里有句话:“热能消谷”,也就是说有胃火,人会老觉得饿。胃脘疼也是上胃火的一个重要症状,而且不能用手按,越按越疼。胃火中的实火让人舌苔黄,有口臭,口干、想喝冷水,牙龈肿痛,大便干燥,尿黄;虚火舌苔比较少,也是口干,却不想多喝水,脉细而无力。去实火可以吃点黄连、栀子、木瓜;去虚火则可以吃点生地和知母。尤其要注意的是,越瘦的人,越容易上胃火。中医里讲,“瘦人多火”,所以人越瘦,平时越要少吃辣的,避开胃火。

    补多了容易上心火。中医讲究喜怒伤心,“范进中举”就是个典型的“喜伤心”的例子,反之,忧愁思虑、激烈的情绪刺激,也可能引发心火。此外,天气炎热和过食辛热的食物,如辣椒、桂皮、芥末、香菜、花椒等,容易上心火。还有人鹿茸、人参等温热的补品吃得过多,都会导致心火。

    判断心火的标志是口舌生疮。实火的突出表现是面色发红,老是觉得身上发热。另外,人还容易心烦,失眠,口渴,口舌溃烂,舌尖发红,舌苔发黄。平时可以吃点芦根和带芯的莲子,清心泻火。由阴虚导致的心火旺,症状则有所不同,主要是心悸、感觉心跳得很不舒服,平时会有盗汗,颧骨发红,舌红少津。最好用金银花泡点水喝,或者去药店买“补心安神丸”,通过滋阴安神来去火。

    咳声大一般是肺火。中医把肺火也叫肺热,淋雨或受风寒最容易上这种火。体质越好、阳气越盛的人,感染风寒后,越容易淤结在体内,导致上火。

    咽喉肿痛,一般是肺火。上了肺火后,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咳嗽,而且声音洪亮。实火的人往往气喘,呼吸声很粗,吐的痰又稠又黄;虚火的人痰比较少,但痰中可能带血丝,而且声音嘶哑,有盗汗,人也会越来越瘦。症状不同,治疗的方法也不同。上实火可以多吃点苦瓜,或者用薄荷、菊花泡水喝,这些食物都能起到清热宣肺、止咳平喘的作用;上虚火则可用百合、梨、冰糖炖水,用来滋阴、润肺、降火。

    所有肾火都是虚火。肾火一般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,所以没有实火,全部为虚火。主要表现是眩晕耳鸣,失眠健忘,脱发,腰酸疼,咽干口燥,男性容易遗精,女性火大了则有可能导致闭经。要想降肾火,最好先滋阴补肾,平常可以吃点甲鱼、牡蛎,或者用太子参进补,也可以用“六味地黄丸”。

   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五种火之外,专家指出,人体内还有脾火和小肠火,前者主要让胃火代替了,后者主要表现为小便短、赤、涩、痛,不过这两种都比较少见。

    二、男女老幼如何去火



    盛夏到来,空气似火烧,好像也点燃了人体内的火。男女老幼由于体质不同、生活习惯各异,体内的火也有所区别。因此,针对不同对象,去火的方法也不一样。

    男性要去肺火、胃火。抽烟喝酒是很多男性的不良嗜好,其直接后果就是肺火重,表现为咳嗽、咳痰、嗓子疼。去肺火的策略是清润、化痰,可以多吃白萝卜、雪花梨、莲藕、百合、枇杷、杏仁、柚子等,平时可按摩鱼际(第1掌骨中点桡侧)、少商(拇指末节桡侧)两个穴位。

    很多男性爱大口吃肉、大碗喝酒,觉得这样才“爷们”。酒为热性,肉生火生痰,再加上不爱运动,就会导致胃火重,表现为脸上长痘、口气重、便秘等。这样的人要多吃绿豆粥(汤)、苦瓜、苦菜、黄瓜、西瓜、冬瓜、马齿苋、芹菜、薏米,平时按摩内庭(足背第2、3趾间)、厉兑(足第2趾末节外侧)。

    女性多心火和肝火。由于平时心思重、想得多,很多女性常有心烦、失眠、口舌生疮、舌红等问题,这是心火旺的表现。去心火需苦寒,可用莲子心3克或竹叶5克泡水代茶饮,也可吃苦瓜、草莓等降心火的食物,平时可按摩少府(在手掌面,握拳时小指尖处)、少冲(在手小指末节桡侧)。

    肝火多见于更年期女性,表现为爱发脾气、头痛、头晕、口苦等。去肝火重在解毒,可以用菊花5克泡水喝,既能降火又能明目,还可多吃荠菜、丝瓜等疏肝的食物,平时可以按摩太冲(足背第1、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)、行间(足背侧第1、2趾间)。

    老年人脏器功能逐渐下降,容易有肾火和肺火。肾火往往是肾阴虚的火,症状有五心烦热、头晕、腰酸耳鸣等,去肾火需滋阴,可吃黑木耳、枸杞、桑葚、猪腰、海参、西红柿、猪血、蜂蜜、牛奶、鸭血、鸭肉、蛤蜊等,平时可按摩太溪(内踝后方,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)、涌泉(在足底前部凹陷处)二穴。

    老年男性的肺火多为肺燥引起的火,表现为干咳、便秘,可以吃百合、枇杷、莲藕、白萝卜等润肺的食物。老年人怕寒,用冰糖、银耳、雪花梨一起煮水喝更好。

    青少年火力壮,再加上爱吃糖果、坚果、油炸食品、含糖饮料、高热量洋快餐等,一般多肺火和脾胃火。肺火表现为经常感冒、咽喉痛、脸上长痘、爱流鼻血,可以多吃雪花梨、柚子、百合、白萝卜去火。脾火的表现为便秘、牙痛、口腔溃疡。去脾火要利湿,建议多吃绿豆粥(汤)、西瓜,也可以用竹叶或荷叶3克泡水喝。

    婴幼儿是“纯阳之体”,肺胃之火比较盛。表现为鼻涕干、尿黄,可以喝牛奶、绿豆粥去火。

    另外,脑力劳动者多注意防范心火、肾火,体力劳动者留神肺火、胃火,管理者要去肝火、肺火,写字楼里的白领注意心火、肝火。

    三、实用去火小妙招

    熬夜上火按两个穴

    熬夜上火出现头晕、咽喉肿痛、烦热口渴、便秘、小便黄等症状,除了多饮水、戒烟酒、膳食调理、规律作息以外,按两个穴位也有助于降火。第一个是照海穴。照海穴位于足内侧,内踝尖下方凹陷处。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、目赤、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,按压时,感到酸、麻、胀就可以了;按压时间不宜太长,5~10分钟即可。第二个是涌泉穴。脚掌前部1/3处(不算脚趾)、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。按压此穴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,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、眩晕、焦躁等。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,用较强的力气揉20~30次,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。

    荸荠生吃能清火

    荸荠味甘、性寒,具有清热生津、开胃,尤其是生着吃,可以缓解口渴、嗓子疼、上火。口舌生疮的患者可以喝加了冰糖的生荸荠汁,能迅速败火。荸荠性寒,因此,胃肠虚寒的腹泻患者、尿床的儿童最好少吃或不吃。

    大餐配冬瓜清胃火

    大鱼大肉吃多了,容易惹来胃火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李伯群提醒,不妨在吃大餐的同时,配点去油去火的食物,如冬瓜。冬瓜性微寒,味甘淡无毒,能润肺生津、清胃热、除烦止渴、解毒排脓。冬瓜非常“百搭”,与其他菜品搭配晶莹剔透、清爽可口,清炒、煨食或做成汤羹均可。

    连翘泡脚清热去火

    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提醒,很多人劳累了一天,喜欢泡脚放松身心,但当人们出现咽干、嗓子痒、喉咙痛等上火的症状时,不妨在水里添点像连翘、金银花、板蓝根、菊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。此时,加点药性偏凉、有清热去火功效的中药,正好取长补短,压住这把“火”,且这些药物大多气味清香,令人心情愉悦。

    柠檬+红茶,抗菌解火

    红茶本身性温,有养胃、提神、抗菌的作用。而且红茶对特定的自由基来说,比大蒜、西兰花等更能发挥抗酸化作用。而柠檬则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,加入红茶之中,可以提高人体对维生素C的摄取,对改善血压、缓和神经等都有一定辅助作用。另外,柠檬红茶还可以滋润皮肤,促进血液循环,活化细胞等。在上火时饮用柠檬红茶,还能起到生津止渴、解火的功效。

    西洋参清虚火

    西洋参性味苦寒,又能清火、养阴、生津,对于热病气津两伤引起的多汗、咽干口渴、心烦、疲乏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教授王绪前提醒,从应用方面来看,因人参性偏温,以冬季吃为宜;而西洋参性偏寒,可在夏季应用。同时,由于西洋参既能补气,又能清热,适合清虚火,身体有热(包括虚热、体虚又夹有实热)者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西洋参的最佳用法是将其切片,即可单独泡水饮服,也可以将西洋参另煎兑服其他药品,一般每天限制在10克以内。

    4款药茶去肝火

    中国人有喝茶的习惯,因此平常可以自制一些中药茶,也具有调理肝脏、祛除肝火的功效。一些常见的具有养肝护肝的中药茶有:1.枸杞菊花茶:枸杞先煮30分钟,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,就可作茶饮,适用于头晕脑胀、经常用脑者。2.夏枯草茶:取夏枯草12克、桑叶10克、菊花10克,将夏枯草、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,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,即可代茶饮,适用于口干舌燥、头昏热、身体烦闷者。3.茵陈干姜茶:取茵陈20克、干姜5克,二者共同用水煎后去渣,加入红糖溶解,保温代茶饮,可以祛肝火。4.决明子茶:取决明子20克,以文火炒黃,加沸水冲泡,饮用即可。决明子茶能祛风、清肝明目、润肠通便,对虚火上炎、大便燥结的患者更加有效。
找美食,上78!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关注我们